亳州數據恢復:數據恢復成本不該轉嫁給消費者
瀏覽量: 次 發布日期:2023-09-11 09:47:37
數據恢復成本不該轉嫁給消費者
■維 辰
質保期內,劉先生429元購買的移動硬盤磁頭損壞導致數據丟失,賣家同意退貨退款,但對2000元數據恢復費用“最多賠償500元”。中國消費者協會早年點名西部數據推脫售后責任,“對于任何有缺陷的產品,您所得到的唯一補償僅限于維修或更換有缺陷的產品”。根據消費者反映,中國質量新聞網日前再次關注移動硬盤數據丟失之困。西部數據客服稱,質保范圍涵蓋移動硬盤,但不包括硬盤里的數據。
移動硬盤作為數據存儲介質,顯然不像客服說的是兩個毫不相干的東西。恢復成本由誰擔負,要看數據丟失由產品質量問題造成,還是消費者不當使用、人為損壞造成。客服堅稱若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一開始就無法讀取,不會在使用過程中壞了,因而拒絕在質保期賠償數據損失。究竟何種原因,倒不如由專業機構來說,更能厘清責任主體。鑒于專業數據恢復公司檢測判定為質量問題導致數據丟失,而商家只換貨、不賠償的過往案例,完全否認質量問題的這套說辭不知是盲目樂觀,還是存心糊弄消費者。
上海數據恢復
問題移動硬盤在質保范圍,商家要承擔包修理、包更換、包退貨責任和義務,而由此造成的存儲損失,屬于賠償范圍。總的來說,商家應該賠付硬盤和數據兩方面損失。南京數據恢復依據國家新“三包”相關規定,誰經銷誰負責“三包”,出現產品性能故障時,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數據恢復售后服務在修理范圍之列。連云港數據恢復而實際情況往往是,消費者要么自己掏腰包恢復數據,為產品質量問題買單,要么換新硬盤,硬盤和數據二選一。一方面,數碼類產品維修配件、備件成本相對較高,甚至超過新產品,導致消費者買得起、修不起,商家寧愿換、也不修。另一方面,則是數據恢復過程中必然會涉及數據保護和個人隱私問題。但對于數碼類產品來說,完善的售后服務保障,既是企業義務,也是無形競爭力。
西部數據等企業至今仍在官網發布“不承擔數據丟失或損壞”有限擔保說明,企圖作為拒絕承擔消費者損失的免責依據。近兩年,陸續有數據存儲企業和電商平臺推出數據救濟服務,將附隨義務也作為額外收費的“擴展服務”,并且由消費者自擔所有風險,明顯有失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