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盤分區格式化及擴容實踐
瀏覽量: 次 發布日期:2023-09-23 12:11:53
Linux磁盤分區格式化及擴容實踐
摘要:磁盤分區格式化就是將分區格式化為不同的文件系統。這里的文件系統是指操作系統用于明確存儲設備或分區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數據結構,即在存儲設備上組織文件的方法。就好比一個教室,同學們的坐的位置總是與桌子凳子排列的方式有關系。桌子和凳子怎么擺放,同學坐的位置也同時確定。文件系統存放數據也是這么個道理。
Linux下的文件類型有ext2、ext3、ext4、xfs等等,可以使用命令mkfs 然后用按TAB來查看都有哪些文件類型。
本文主要介紹Linux系統磁盤分區格式化命令mkfs的使用及磁盤分區擴容實踐,詳細內容參考下文。
一、登陸Linux系統
1、登陸Linux
2、查看磁盤分區情況
分別為服務器增加兩個100G的scsi磁盤sdb和sdc。如下圖
二、新建磁盤分區
簡介:使用fdisk分區工具,其命令格式為 # fdisk /dev/sdb
1、劃分第一個分區。如下圖
2、劃分第二個分區。如下圖
3、兩個分區的情況。如下圖
4、執行w保存退出。如下圖
三、格式化磁盤分區
簡介:使用mkfs.ext4工具進行格式化(格式化第一個分區sdb1,格式化第二個分區sdb2)。
1、執行分區格式化指令# mkfs.按tab鍵補全。如下圖
2、格式化分區sdb1和sdb2為ext4。如下圖
3、查看分區情況。如下圖
4、創建掛載目錄data。如下圖
5、將擴容的分區sdb1手動掛載到data目錄并創建文件jason.txt。如下圖
6、查看磁盤目錄大小。如下圖
四、磁盤分區擴容
簡介:使用fdisk和resize2fs工具變更文件系統大小,對磁盤分區sdb1進行擴容。
1、登錄系統,卸載磁盤。如下圖
2、運行指令# fdisk/dev/sdb,然后執行p查看磁盤分區情況。如下圖
3、執行d刪除分區sdb1和sdb2。如下圖
4、執行n新建分區。如下圖
5、執行p重新查看磁盤分區情況。如下圖
6、執行w保存退出。如下圖
7、執行指令# e2fsck -f /dev/sdb1檢查文件系統。如下圖
8、執行指令# resize2fs /dev/sdb1變更文件系統大小。如下圖
9、重新將擴容的分區sdb1手動掛載到data目錄。如下圖
10、執行指令# df -Th查看掛載目錄data的大小。如下圖
五、磁盤分區擴容后檢驗
簡介:經過上述格式化和擴容后,掛載的目錄從原來的100G擴展到200G,容量增加一倍。掛載后原來的文件不會丟失,同時,還可以對目錄進行讀寫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