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雷擊硬盤后 又一波“特殊”情況要數據
瀏覽量: 次 發布日期:2023-09-18 20:48:56
記雷擊硬盤后 又一波“特殊”情況要數據
上一期給大家分享了一位粉絲的硬盤,有粉絲深情的描述和盤片受損下怎么出數據。在這里謝謝這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又把我雷倒的陣列,對,最近著實雷倒了好幾回了。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提高,存儲設備的儲存能力日益加大,其存儲方式也陸續更新,相信好多朋友已經聽說并應用過了氦氣密封式硬盤。之前就有朋友問過我,說;單位里機柜現在用的好多都是氦氣盤,如果出現問題還能不能做數據恢復了?作為一個‘運維’要不要建議公司把硬盤都換成普通硬盤?對此我的建議是;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氦氣盤,走入我們的生活,我們要有接受新鮮事物的準備,接納并且運用好它。至于所謂氦氣盤好在哪里?壞了以后能不能做數據恢以及難度系數高不高,和成本代價大不大,都是很多讀者所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就不賣關子了,國內某中型知名企業拿過來的氦氣盤陣列raid5,上圖給大家看過目。
總共8快盤
正反兩面
它的主人把它拿過來時時候,可以說是很絕望,但里面的數據過于重要而且數據量比較龐大,輾轉到了我這里,8塊盤做的raid5 兩塊盤報燈,其中一塊盤異響嚴重,總容量80TB,可用空間70TB,數據量在百分之80左右,其實剛開始我也猶豫了一下,因為里面的數據過于重要,況且還是這種硬盤,因為對數據的嚴謹性考慮,誰又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恢復出數據呢?經過再三討論,它的主人還是執意讓我們給他做,最后我們一致決定——“盤它”。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款盤,這是希捷的一款單塊充氮封裝10TB的3.5寸硬盤。從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到表面幾乎是一體的,A面見不到一顆螺絲釘,其實它的存儲介質和普通硬盤沒有本質區別,其很多微妙之處在于里面充滿了氦氣,它只有空氣的七分之一的密度,大大降低了硬盤內部的空氣阻力,且在同樣盤體厚度的情況下能放得下更多的盤片以至于容量會更大,但更節能.散熱好。外觀請見下圖。
其實這種盤磁頭壞了的話,想要做數據恢復,也是可以開盤的,但要求更為嚴苛很多,需要切開表面。再用特殊手段操作。
紅圈內是需要打磨的區域
需要把亮晶晶的區域打磨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