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留盤,全方位硬盤檢測及維修方法,不開盤,不拆盤,軟件修復
瀏覽量: 次 發布日期:2023-08-28 22:11:30
刀下留盤,全方位硬盤檢測及維修方法,不開盤,不拆盤,軟件修復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張大媽批發部
創作立場聲明:機械硬盤維修干貨
這個事情是在之前想做一個硬盤磨刀機開始。在B站上看到某大佬做的硬盤打磨機后,收了幾具閑置問題硬盤,店家是15元左右隨機發。一共買了四塊盤,其中有80G的硬盤一個,由于硬盤的接口古老,所以直接拆除了。另外兩個1T和一個3T的硬盤收到后,由于能直接裝入硬盤殼,所以有了下文的內容。
本身這些硬盤都是閑置的一些廢棄硬盤,并不抱有什么希望能有所修復,然而本著一試的態度進行了通電測試。插上電源硬盤有磁頭馬達運動。硬盤在我的電腦上是找不到硬盤,也就是沒有讀盤,這種情況也是非常的正?,F象。畢竟這都不是正常盤。
對于遇到這樣的問題先不用慌。首先打開硬盤管理中的磁盤管理。有些硬盤在磁盤管理里能找到盤符,但是新建盤符總是受阻,也就是沒辦法建立盤符。當然這是一種碰運氣的手段。這也是隨手操作的一項,一般來說也很難遇到這種盤、不開盤要查看硬盤體制,那么本文中軟件基本解決了市面上百分之八十問題盤的問題。日常使用的硬盤問題大多數都能不開盤解決。另外很多人也沒有條件開盤。
我們都知道硬盤的最久負盛名的軟件Victoria4,很多用戶都遇到過這種問題。硬盤做為電腦中的重要存儲設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出現故障的頻率想對于主板、顯卡等板卡設備而言,并不算太高。然后硬盤中存放著大量的數據,一旦出現故障, 其代價也是沉痛的。我們在使用電腦中,如果講成了良好的操作習慣和數據備份習慣,一般情況下硬盤是不會出現問題,即使是在突然斷電等外在因素的影響導致硬盤損壞,有備份的數據在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太大的損失。對于Victoria4得修復條件就相對要有一個把握,就是非跌落性硬盤修復。
硬盤使用時間長了,基本上都有壞道,隨著使用時間的累加,壞道也多了,有時候會造成硬盤無法正常的工作, 那么如何來修復這些壞道呢,當然如果你肯下本的話,PC3000是個專業的修復硬盤工具,還有一款mhdd的硬盤修復工具,MHDD基于dos環境,當然MHDD的修復放在后文于大家分享,很多人習慣了windows環境的軟件修復,相對于mhdd的硬盤修復工具, victoria 就簡單很多,所以就放在了前面。(victoria軟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我的建議是WIN10系統下載4.7版本以上,當然WIN7 下載4.7版本以下更穩定。
先檢測測試,一般檢測壞道會顯示壞道數,就是軟件紅色框框處ERR的數值越大壞道越多。紅色是修復數,如何做到一次性修復是有訣竅的。對于需要修復的硬盤,首先就是檢查后,用disktoolbox將硬盤清零。然后再檢測,檢測后的壞道數為真實的壞道數,再進行修復。disktoolbox將在本文后面稍微普及。
下圖的紅色圖框處有四個選項,其中擦除壞道、重映射、REFRESH.
修復壞道請選擇“測試”右下角的選項“忽略壞道”,這樣可以獲得壞道的實際數量“重映射”“恢復”三個選項中的“重映射”主要是擦寫(ERASE)對掃描到的壞道進行擦除,對于一些CRC錯誤,也就是邏輯錯誤,輕度扇面錯誤起到修復的作用。重映射(REMAP)也就是重新定義壞塊的LBA地址,將原壞塊的地址寫到硬盤的G-List中,對于,因為硬盤在生產的時候都會有保留容量,這個功能就是用保留容量內的好地址替換壞塊。硬盤出現了大量色塊,可先用擦寫ERASE功能進行全盤擦寫,看是否能減少壞道 然后再使用重映射Remap功能,在進行修復時超時那一欄填寫合適的超時值,默認是1000ms,建議先修改為250ms,掃描多次后再修改為150ms掃描,這樣能從高密度的掃描和修復過程中最大化 硬盤問題。應該可以將多數色塊掃描進G表。一般victoria能將80%修復到正常狀態。
硬盤廠家在生產硬盤時,會在硬盤中保留一部分容量不對用戶開放,僅用于將硬盤中用戶可以使用的區域中的壞道映射到該保留區域,從而維持對用戶開發的硬盤容量不會縮小,這部分保留區也就是所謂的 G 表,那么對開放并供用戶使用的那部分區域即所謂的 P 表。
硬盤清零即把硬盤所有扇區全部用0或全部用1寫入,之后硬盤上所有數據全部丟失,連分區也都沒有了,和新買來時一樣。硬盤的使用時間記錄是記錄在硬盤的SAMRT表內的。SMART技術是硬盤本身的一種自我檢測保護技術。普通的手段和軟件是無法修改的。各種檢測工具倒是可以讀取。但是無法修改的。硬盤修復清零工具(disktoolbox)就是這樣一個可以幫您將硬盤恢復到出廠的樣子。很多網上銷售的一些低使用值得盤多多少少用了這款工具。
disktoolbox本身的操作非簡單,選擇需要的磁盤,然后選擇目標硬盤清零。對于一些剛到手,對于資料無需備份的盤,首先采用disktoolbox恢復到原始狀態。然后利用Victoria4進行修復?;旧夏茏層脖P保持非常良好的狀態。也是很多硬盤檔口常進行的基礎操作。
對于修復硬盤本身是一門技術,如果需要提升硬盤的性能,可以使用內存虛擬硬盤 VSuite Ramdisk 。軟件提供對硬盤性能瓶頸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它采用獨特的軟件算法,高效率地將內存虛擬成物理硬盤,使得對硬盤文件的數據讀寫轉化為對內存的數據訪問,極大的提高數據訪問速度,從而突破硬盤瓶頸,飛速提升計算機性能。另一方面它大大減少了對物理硬盤的訪問次數,起到延長硬盤壽命的作用。這對于頻繁通過網絡交換大容量文件的用戶尤其有幫助。由于內存具有斷電數據消失的特性,VSuite Ramdisk 也提供鏡像功能,支持關機時自動保存數據到鏡像文件以及開機時自動從鏡像文件加載數據到虛擬硬盤,從而避免內存虛擬硬盤中的數據在關機時丟失。由于軟件比較的古老,對于一些老盤用戶可以試試。當然我推薦下面的軟件更合適。
內存虛擬硬盤 VSuite Ramdisk 提供對硬盤性能瓶頸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它采用獨特的軟件算法,高效率地將內存虛擬成物理硬盤,使得對硬盤文件的數據讀寫轉化為對內存的數據訪問,極大的提高數據訪問速度,從而突破硬盤瓶頸,飛速提升計算機性能。另一方面它大大減少了對物理硬盤的訪問次數,起到延長硬盤壽命的作用。這對于頻繁通過網絡交換大容量文件的用戶尤其有幫助。由于內存具有斷電數據消失的特性,VSuite Ramdisk 也提供鏡像功能,支持關機時自動保存數據到鏡像文件以及開機時自動從鏡像文件加載數據到虛擬硬盤,從而避免內存虛擬硬盤中的數據在關機時丟失。此外 VSuite Ramisk 支持諸多高
點擊創建,創建前需要自己設置一個硬盤容量,當然軟件默認的是128MB。實際上根據個人需求是可以設置的更大,選擇上有SCSI硬盤,或者是直接IO硬盤。SCSI硬盤指的是虛擬硬盤遵循SCSI規范,可被操作系統識別為真實物理硬盤。直接IO硬盤具有比SCSI虛擬硬盤更快的訪問速度,但被操作系統識別為邏輯硬盤。我的建議分配硬盤是1G至8G左右做合適。太大了實際上并不會使用硬盤占滿。
直接IO虛擬硬盤是為更快的訪問速度而設計。它采用直接IO訪問的方式,避免了大量的系統內部轉換和處理時間,從而具有比SCS虛擬硬盤更高的數據傳輸率。不過直接IO虛擬硬盤只能被操作系統識別為邏輯硬盤,也可能無法被部分第三方磁盤工具軟件識別。此外直接IO虛擬硬盤不支持ReadyBoost特性,也不支持VHD文件。(重要:請不要在直接IO虛擬硬盤上創建或依附VHD文件,否則導致藍屏。)
在創建模式里的常規屬性中,勾選臨時硬盤,在下次重啟后創建的硬盤即不存在。如果勾選臨時硬盤不建議勾選直接IO硬盤,因為目前勾線臨時硬盤再勾選直接IO經常出現在數十分鐘至數小時內就藍屏的問題。這里不建議勾選臨時硬盤按鈕。
創建好后在我的電腦中會出現一個對應的盤符。圖中最小的容量的盤就是剛剛創建的硬盤。當然你可以持續的創建。
創建TEMP文件夾:勾選則虛擬硬盤自動在根目錄下創建一個名為"TEMP"的文件夾,方便用戶將Windows的Temp環境變量路徑設置到虛擬硬盤。
點擊屬性按鈕,可以對剛剛的基礎設置進行修改。其中盤符的符號,文件的鏡像,以及對于內存的調配等。
修改項中的動態內存分配的勾選,就講原有的虛擬硬盤的部分容量從內存中虛擬至硬盤中。緊湊模式提供了更優化的內存分配算法。通過重新安排數據塊在內存的分布,它保證只有在當前已分配內存塊完全使用完之后才向系統請求分配下一個內存塊。對于目前的WIN10電腦,勾選下回稍微更好。
對于電腦維修很多會采用,效率源硬盤壞道修復程式喜悅創奇版,這款對于運行環境要求比較低,另外就是速度快。操作上類似于PE,當然由于軟件比較的古老,目前來說玩的人也越來越多。上手難度雖然簡單,但是對于很多人來說又會選擇Victoria來代替。
通過以上三個軟件基本能讓一塊盤得以搶救和提升。對于一些老玩家當然會說MHDD修復。對于一些高難度的一些急性盤。MHDD的修復上就考驗耐心。
對于一塊問題盤首先要做的就是MHDD檢測。MHDD的特點無論以CHS還是以LBA模式,都可以訪問到硬盤,不依賴主板BIOs支持,很多的PE工具也會自帶這個功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準備一個U盤。當然對于正常操作上是點難度,需要一定的電腦基礎,如果你覺得需要操作PE等操作的話,那么就放棄修復吧。MHDD的操作是具有一定的難度。
MHDD鏡像文件下載地址
對于使用MHDD跟使用PE裝系統差不多,首先準備一個U盤刻錄軟件。比較出名的有UltraISO等。當然這里就用UltraISO進行制作啟動。
用U盤啟動后,剩下的就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一般來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當然中途的任何卡主都不要管。進入 MHDD 選擇要掃描的硬盤界面,輸入要檢測的硬盤編號,當然當會這個操作時一定要注意就是需要將原電腦的硬盤盤符要記住。當然不記住也不會有什么損失,就是白忙活。
這里主要關注的是UNC和BBK,UNC是超時個數,BBK是壞塊標記。MHDD在修復是會彈出掃描選項界面通過方向鍵選擇 Remap(重映射),使用 Enter 鍵將其值設置為 ON,將 loop test/repair(循環測試/修理)也設置為 ON。剩下就是修復壞道的過程。
MHDD 壞道修復原理
硬盤廠家在生產硬盤時,會在硬盤中保留一部分容量不對用戶開放,僅用于將硬盤中用戶可以使用的區域中的壞道映射到該保留區域,從而維持對用戶開發的硬盤容量不會縮小,這部分保留區也就是所謂的 G 表,那么對開放并供用戶使用的那部分區域即所謂的 P 表。
Start LBA:
僅掃描不修復時,右下角 Error 第一項是壞道的起始位置,最后一項是結束位置,通過設置修復的起始位置,可以介紹壞道修復時間
END LBA:
檢測和修復壞道的結束位置
Remap:
忽略原來的壞道位置,數據會保存到新映射的廠家所保留區域內的新位置,硬盤容量不變,本質上是屏蔽壞道,并不是修復
Timeout(sec):
設置超時時間,以秒為單位,讀取壞道值
Spindown after scan:
掃描結束后停止硬盤馬達的轉動
Loop the test/repair:
修復壞道,如果不能修復,則進行 Remap,一直重復 Remap 直到將壞道映射到功能正常的廠家保留分區(磁盤消磁處理)
Erase Delays DESTRUCTIVE:
刪除時延 破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