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突然不識別怎么辦
瀏覽量: 次 發布日期:2018-09-13 20:21:09
ssd突然不識別怎么辦?
常見閃存介質有U盤、固態硬盤、SD卡、TF卡等。自1998年第一塊U盤誕生以來,閃存介質僅用15年,就在讀寫速度上超越了機械硬盤50年走過的歷程。目前,主流固態硬盤讀速度已達到500M/s,而機械硬盤還在200M/s左右徘徊。容量上,閃存介質暫時未能超越機械硬盤。
閃存介質數據丟失多由于文件系統被破壞,這也是FAT32格式分區的通病,從數據恢復角度,丟失的文件通常都可恢復。
故障現象
提示“需要格式化”
提示“文件或目錄損壞”
查看屬性變為RAW格式
容量已占用,但看不到任何數據
文件/照片無法打開或亂碼
插入電腦后無法識別
插入電腦后,電腦死機或反應緩慢
電腦磁盤管理器顯示“無媒體”
文件誤刪除/分區誤格式化
接口、芯片折斷
故障原因
電子設備未關機就插拔記憶卡
電壓不穩或通電時受到撞擊。
沒有先卸載硬件,就拔出U盤(或移動硬盤)。這個不起眼的操作,正是此類故障頻發的罪魁禍首!
閃存介質安全使用
U盤使用時先卸載硬件,再插拔,直接插拔可能導致U盤提示格式化、U盤內文件亂碼或丟失;
數碼存儲卡從相機內插拔時,應確保相機處于關機狀態,避免卡內數據丟失或損壞;
U盤非常不適合長時間存儲重要數據,也不適合將文檔存于其內反復編輯,此類文檔需在機械硬盤中長期存儲;
切勿將U盤格式化為NTFS格式,NTFS為日志型文件系統,會加劇U盤寫入負擔而影響使用壽命。建議采用FAT32或exFAT格式;
重要數據定期備份,數據丟失常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定期備份是防止數據丟失的唯一行之有效途徑。
關于閃存介質主控算法與寫入壽命
閃存介質不存在機械部件,所以抗震性能較好,但閃存介質最大的弱點在于Flash芯片的寫入壽命,目前,閃存芯片每個存儲單元寫入壽命為3000次-10萬 次不等。閃存發生故障時,若僅僅為主控芯片損壞或燒毀,那么位于Flash芯片內的數據是安全的。但Flash存儲機制與機械硬盤不同,機械硬盤在物理層采用順序存取,即從0扇區順序往后寫入,那么只要在邏輯上連續的數據,在物理層也是連續寫入的。而Flash芯片由于存在讀寫壽命,為避免對某一存儲單元 反復讀寫引起損壞,閃存介質在主控中采用均衡算法,即保證每個存儲單元都能平均分配寫入次數,如此一來,即使在邏輯層是連續的文件,在Flash芯片的存 儲塊中也是“隨機”分布的,這一“隨機”算法由主控芯片決定。由于不同閃存介質采用的主控芯片算法不同,有些芯片甚至采用加密算法,一旦主控損壞,即可能 導致Flash內數據無法順利重組。